“泳”者止步:吴江区松陵街道苏河社区全方位筑牢青少年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防线
日期:2025-08-01 15:58:00  浏览量:0

暑期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切实提升青少年暑期安全防护能力,吴江区松陵街道苏河社区以“沉浸式教育+场景化实践”为核心,于近日正式启动“安全一夏”防溺水专题教育行动。通过构建“警校社医”四方联动机制,整合社区民警、消防救援、医疗急救等多方优质资源,精心打造“理论宣讲—艺术创作—实地研学—实战演练”四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为辖区青少年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溺水安全网。

 图片1.jpg

警钟长鸣:案例教学敲响安全警钟

在社区暑托服务举办的首场活动中,松陵派出所民警摇身一变成为“安全讲师”,以“动画警示片+情景模拟”的创新形式,为孩子们开启了防溺水第一课。胡警官精心还原了“野泳遇险”“盲目施救”等一系列真实且触目惊心的案例,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析防溺水“六不准”原则。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活动特别设置了“安全知识擂台赛”互动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抢答,在欢乐的游戏氛围中,牢牢记住了“遇险应呼救、绝不下水救”等关键自救法则。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图片2.jpg

 

艺术赋能:太空泥塑造安全记忆

为了让安全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创意,社区创新推出了“安全情景故事创作工坊”。在志愿者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青少年们分组用太空泥构建防溺水主题微景观。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河岸边的警示牌》《智慧救援小分队》等一系列精彩作品。这些作品通过逼真的场景,生动再现了“发现溺水者如何报警”“如何正确施救”等应急场景。活动尾声的“故事分享会”上,孩子们手持自己的作品,自信满满地讲述安全故事,将原本静态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记忆。社区负责人感慨道:“手工创作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安全意识在指尖创作中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图片3.jpg

 

实地研学:江村课堂解锁水域密码

为了打破传统说教模式的局限,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安全知识,社区联合江村文化园开设了“流动安全课堂”。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实地探访古运河治理设施,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水深标识等安全要素。志愿者通过有趣的“水纹实验”,向孩子们演示暗流的形成原理;组织“浮力挑战赛”,让孩子们亲自验证救生设备的性能。这种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对水域安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图片4.jpg

 

实战演练:红蓝对抗淬炼救援本领

系列活动的高潮阶段,社区联动吴江区消防大队、永鼎医院及红十字会,共同开展了一场全要素防溺水演练。演练模拟了“儿童落水—群众报警—多方救援—医疗处置”的完整流程。消防员在现场专业演示了救援过程,展示了科学、高效的救援技巧;医护人员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的急救技能。在“自救技能挑战赛”环节,孩子们利用演练道具,认真实践“心肺复苏”“巧打绳结”等技巧,消防员逐一对孩子们的动作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活动尾声,消防与医护人员共同激励孩子们成为家庭安全宣传员,将所学的安全知识传递给家人,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防溺水的坚固堡垒。

图片5.jpg

 

苏河社区已将防溺水教育纳入暑期青少年常态化课程,并制作了“安全积分卡”。孩子们通过参加各项安全教育活动,积累安全积分,可兑换相应的小奖品,以此激发他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后续,社区计划组织青少年参与更多延伸活动。同时,通过家长学校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家长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形成“儿童教育—家庭实践—社区监督”的闭环管理体系,全方位保障青少年的暑期安全。

(撰稿人: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成人教育中心校 钱芳英

 


版权所有: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成人教育中心校 学校地址:吴江区中山北路900号 电话:0512-63456109 63458501 63459513
苏ICP备2022047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