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所“托” 快乐一“夏”
——松陵街道西塘社区开展青少年暑托服务活动
“壶”动青春 助力成长
7月22日下午,吴江区松陵街道西塘社区在不负所“托”快乐一“夏”青少年暑托服务活动中创新打造暑期特色体育课堂——“壶”动 青春,助力成长趣味冰壶主题活动,20余名小朋友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了这项兼具技巧与策略的团队运动。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通过图文讲解和现场示范,向孩子们介绍了冰壶运动的基本规则: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推动冰壶至靶心区域得分,孩子们迅速理解概念,在问答互动中展现出浓厚的参与热情。
参与者通过抽签分为“黄队”与“红队”,每队自主推选队长、制定投壶顺序。比赛过程中,队员们或蹲身瞄准、或高声指挥,既有精准滑入靶心的欢呼,也有失误后的相互鼓励。两轮对抗赛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更强化了团队沟通与策略意识。
活动根据总分评选出优胜队伍,并为全体参与者颁发“冰壶小达人”纪念奖状以及零食礼包奖励。孩子们手举奖状合影留念,纷纷表示“还想再玩一次”。
本次活动通过低门槛、高趣味性的冰壶体验,用“小冰壶”转动“大教育”,让社区青少年在运动中收获快乐与成长。通过将冬奥项目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团队游戏,不仅点燃了社区青少年的运动热情,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策略思维,为构建活力社区、健康社区注入了青春动能。
方寸红纸承古韵 巧手童心传非遗
7月23日下午,西塘社区“方寸红纸承古韵,巧手童心传非遗”剪纸艺术课堂温情启幕。伴随着清脆的剪刀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场穿越千年的非遗文化传承之旅精彩展开。
活动特邀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宿文英老师为孩子们开启剪纸艺术之门。宿老师通过精美的剪纸作品展示和生动的讲解,带领孩子们了解剪纸这一千年非遗技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孩子们被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深深吸引,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在孩子们热切的期待中,宿老师开始了系统的剪纸技艺教学,首先是强调剪刀握法和安全注意事项,随后讲解“折、画、剪”三步骤要领,演示对称剪纸、连续纹样等传统技法。
在实践环节,采用“师徒制”分组指导模式,由宿老师带领助教团队逐一指导每位学员,同时设置“小师傅”帮扶机制,高年级学员指导低年级学员共同完成剪纸作品。
课程尾声,孩子们手捧自己的剪纸作品合影留念,阳光透过彩纸投射出温暖的光影,仿佛为这场文化传承之旅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希望。
随着最后一幅剪纸作品装裱完成,西塘社区“方寸红纸承古韵,巧手童心传非遗”剪纸艺术课堂圆满落幕。看着孩子们手中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宿文英老师欣慰地表示:“在这些稚嫩的小手中,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之光。”
关注口腔健康 护航儿童成长
7月25日下午,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口腔健康意识,普及科学护牙知识,西塘社区联合牙博士口腔机构,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口腔健康科普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解、实操教学、互动问答和免费检查等形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护牙小课堂”。
牙博士口腔医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解了牙齿的结构、龋齿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医生用“小蛀虫大战牙齿”的趣味比喻,让孩子们明白不良饮食习惯和错误刷牙方式会导致“蛀牙怪兽”的入侵,并强调每天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的重要性。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护牙经历。
随后,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医生利用牙齿模型和牙刷,现场演示了国际通用的“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度,轻轻打圈刷,里外咬合面,一颗不落下!”在医生的指导下,孩子们分组上台体验,边学边练,纠正了“横刷牙齿”“随便刷两下”等常见误区。
为加深学习效果,活动设置了趣味问答环节。“乳牙坏了需要治疗吗?”“多久换一次牙刷?”等问题引发孩子们热烈抢答,现场笑声不断,知识也在游戏中深入人心。
活动最后,牙博士的医生们为每位孩子进行了免费口腔检查,并记录下牙齿健康状况,对存在龋齿、牙列不齐等问题的孩子给出个性化建议,同时提醒家长及时关注孩子的口腔发育情况。
活动结束时,牙博士口腔机构向孩子们赠送了包含儿童牙刷、含氟牙膏和护牙手册的“健康礼包”,鼓励大家坚持科学护牙,争做“无蛀牙小达人”。
本次活动让辖区青少年在轻松氛围中掌握了实用的口腔保健技能,有效提升了健康意识。西塘社区未来将继续联动专业机构,开展更多贴近青少年需求的公益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童心向党 唱响红歌
7月28日下午,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西塘社区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唱响红歌”主题活动,以经典歌曲《灯火里的中国》为载体,通过学唱、跟唱、合唱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感悟时代精神,展现昂扬向上的风貌。
活动前期,老师通过播放《灯火里的中国》MV、讲解歌词内涵、分段教唱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歌曲中“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的深刻寓意。音乐老师从发声技巧、节奏把握、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指导,学员们认真跟练,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与精神内核。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寓教于乐,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增强趣味性。例如,提问“歌词中的‘灯火’象征着什么?”引导孩子们联想祖国的繁荣景象,孩子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红色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在熟练掌握歌曲后,学员们通过分组跟唱、轮唱等形式巩固学习成果。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伴奏,孩子们逐句跟唱,逐步从生疏到流畅。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音准问题,并鼓励学员大胆表现。
活动尾声,全体学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了《灯火里的中国》大合唱展演。孩子们用清澈的歌声和真挚的情感,生动演绎了歌曲中“万家灯火,国泰民安”的壮美画卷。
本次红歌传唱活动以音乐为纽带,不仅提升了学员的艺术素养,更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未来,西塘社区将持续创新红色教育形式,结合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等契机,开展更多寓教于乐的活动,让爱党爱国情怀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做时间的朋友——心理健康课堂
7月29日下午,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时间管理观念,提升自我效能感,西塘社区开展了以“做时间的朋友”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堂。本次活动特邀杭州扶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家庭教育指导老师祁金金进行授课,课堂通过呼吸练习、视频学习、实践互动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规划时间,避免常见的时间浪费陷阱。
课程以“正念呼吸练习”拉开序幕。在轻柔的音乐中,孩子们跟随祁老师闭眼静坐,通过深呼吸放松身心,感受当下的时间流动。这一环节帮助大家集中注意力,为后续活动营造了专注、平静的氛围。
随后,祁老师通过播放科普短片展示时间规划对学习效率的影响。视频中提到的“番茄工作法”“任务优先级划分”等内容引发孩子们热烈讨论,许多孩子表示“原来拖延会浪费这么多时间!
实践互动环节中,祁老师引导孩子们制作“时间馅饼”,孩子们在纸上画出代表24小时的圆形,根据自己日常活动(如学习、娱乐、睡眠等)所占比例切割“馅饼”。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分配差异,大家直观发现时间利用问题。
在最后的头脑风暴环节,孩子们四人为一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结出拖延症、手机依赖、目标模糊等常见“时间陷阱”,并集思广益提出设定闹钟、使用番茄钟等实用对策。
本次活动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初步掌握了与时间“交朋友”的方法。西塘社区将持续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成长需求,开展更多寓教于乐的课程,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助力。
走进消防站 致敬蓝火焰
8月1日上午,为增强青少年消防安全意识,提升自防自救能力,西塘社区组织20余名青少年走进吴江区消防大队,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消防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消防大队讲解员以真实案例为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火灾的常见成因、预防措施及正确报警方式,重点强调了“三清三关”家庭防火知识,孩子们认真聆听并积极提问,尤其在“电动车入户充电危害”环节展开了热烈讨论。随后,孩子们观看了消防短片,通过沉浸式体验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火灾的危险性。
在实践体验环节,孩子们参与了多项互动活动。在“浓烟楼道低姿逃生”和“地铁车厢应急疏散”模拟演练中,孩子们学习并实践了毛巾捂鼻、弯腰扶墙撤离等逃生技巧;通过电子模拟灭火系统,大家亲身体验了“提、拔、握、压”四步灭火法,成功扑灭了模拟的“油锅火”和“电器火”;在报警模拟环节,孩子们轮流扮演报警人,练习如何清晰、准确地拨打119火警电话。此外,智能机器人“消防小卫士”带来的消防知识问答竞赛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大家踊跃抢答。
活动最后,消防大队讲解员展示了液压破拆工具、避火服等专业装备,孩子们近距离触摸消防水带、试戴头盔,纷纷感叹消防员工作的艰辛与伟大。
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学习消防知识,在实践中掌握安全技能,取得了良好效果。家长们反馈,孩子们回家后主动检查家庭安全隐患,成为了“小小安全监督员”。西塘社区将继续开展此类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与“泥”一起·石塑一“夏”
8月4日,为丰富社区青少年暑期生活,培养动手能力与艺术创造力,西塘社区组织开展了“与‘泥’一起·石塑一‘夏’”泥塑主题活动。活动以传统泥塑技艺为载体,通过“技法教学—自主创作—彩绘涂色—成果展示”四个环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了泥塑基础技能,创作出充满童趣的个性化作品。
活动初始,社区李老师首先讲解泥塑的五大核心技法——“揉、捏、搓、压、粘”,重点指导如何用陶土塑出动物、花卉、卡通人物等基础造型。孩子们通过练习“搓圆球做身体”“压泥片变翅膀”等技巧,逐步掌握泥塑的塑形逻辑。
在掌握基本方法后,孩子们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主题,有的捏制雪人、向日葵,有的创作西瓜、草莓冰箱贴,老师逐一指导调整作品结构,确保造型稳固且生动。
待泥坯自然风干后,孩子们使用丙烯颜料为作品上色。老师讲解调色技巧与色彩搭配原则,鼓励大胆创新。孩子们专注上色的样子,充分展现了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活动最后,孩子们将作品大方地展示在镜头前,并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现场气氛热烈。
西塘社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未来计划引入更多传统工艺课程,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传承文化根脉,促进全面发展。
巧手制书签 书香润童心
8月5日,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动手能力,西塘社区组织开展了“巧手制书签,书香润童心”主题读书会活动。本次活动将手工制作与阅读分享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创意实践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了一段充满书香与童趣的时光。
活动伊始,社区老师为孩子们分发了预先准备好的书签DIY材料包,包含空白书签底板、彩色卡纸、图案贴纸、水彩笔等工具。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首先将书签模板上的图案小心抠下,通过拼贴、涂色、装饰等步骤,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个性书签。有的孩子绘制了卡通动物,有的贴上贴纸并写下励志短句。过程中,大家互相交流创意,现场笑声不断。
完成书签制作后,孩子们带着自己亲手做的书签进入自由阅读时间。社区图书角为孩子们准备了绘本、童话、科普读物等各类书籍,大家或独自沉浸阅读,或三两成群分享书中精彩片段。
活动尾声,孩子们踊跃举手分享读书感悟。高年级同学朗读了书籍中的有趣段落,低年级的孩子们则用稚嫩的语言描述绘本中的故事,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本次读书会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爱上阅读。今后,西塘社区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结合多元主题开展更多读书活动,助力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书香社区”的浓厚氛围。
红星照童心 薪火代代传
8月6日,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西塘社区组织青少年集中观看经典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本次活动以“红星照童心,薪火代代传”为主题,通过观影与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引导青少年学习英雄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活动前,社区李老师通过背景讲解、人物介绍等方式帮助学员理解电影历史背景,提升观影体验。影片《闪闪的红星》以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成长故事为主线,生动展现了革命年代的斗争精神。观影过程中,孩子们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深深吸引,尤其在潘冬子机智勇敢送盐、火烧敌营等情节时,现场响起阵阵掌声。部分孩子主动记录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如“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观影结束后,社区李老师组织学员开展“红色精神大家谈”主题讨论。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结合电影情节分享对“勇敢”的理解,有的对比今昔生活感叹幸福来之不易。志愿者老师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孩子们思考“新时代如何传承红星精神”,并鼓励他们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日常行动。
此次观影活动是西塘社区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实践。未来,社区将继续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闪闪的红星”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小手搓冰粉,夏日乐翻天——西塘社区暑托服务结营仪式
8月7日,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西塘社区开展了“小手搓冰粉,夏日乐翻天”主题活动,并举行了温馨欢乐的结营仪式。孩子们在亲手制作传统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劳动乐趣,在结营时刻收获成长与荣誉。
活动伊始,孩子们通过科普视频了解“冰粉”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原理。从冰粉籽的植物特性到古法手搓技艺,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对即将动手体验的环节充满期待。
社区李老师为每位孩子分发了冰粉籽、纱布、石灰水(食品级)等材料,并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孩子们3-4人一组,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开始搓冰粉。“搓出胶质,冰粉才会Q弹哦!”——孩子们小手用力揉搓,观察冰粉籽逐渐渗出晶莹的果胶,现场笑声不断。搓好的冰粉液被轻轻放置一旁凝固,孩子们一边等待,一边兴奋讨论待会儿要搭配的小料。冰粉凝固后,孩子们有序排队,自选红糖水、水果粒、葡萄干、珍珠等小料,创作属于自己的“独家冰粉”。不少孩子主动请求带一碗回去给家长品尝,暖心举动赢得老师赞许。
在欢乐的氛围中,西塘社区暑托服务迎来了温馨而充满仪式感的结营时刻。过去两周里,孩子们在这里收获了知识、友谊和成长——从科普课堂探索科学奥秘,到非遗手工感受传统文化;从趣味运动挥洒汗水,到手搓冰粉体验劳动乐趣;从绘本阅读浸润心灵,团队游戏学会合作……每一个精彩瞬间,都见证了孩子们的进步与蜕变。在温馨的音乐中,老师为孩子们颁发荣誉奖状,肯定孩子们在暑托服务期间的表现。与此同时,每位孩子还收到了一份传统益智玩具——孔明锁,寓意“动手动脑,解锁无限可能”。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拆开礼物,互相探讨拼接方法,现场充满探索的热情。
最后,全体学员合影留念,随着镜头定格下灿烂的笑容,本次暑托服务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西塘社区暑托服务的成功举办,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成长的无限可能,也感受到了社区居民对优质教育服务的期待。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持“服务青少年,关爱下一代”的宗旨,通过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更具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
(撰稿人:吴江区太湖新城成人教育中心校 钱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