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社区开展“七阳学堂”暑托服务活动(二)
日期:2025-08-29 13:04:37  浏览量:0

吴江区松陵街道东门社区开展“七阳学堂暑托服务活动(二)

点燃少年蓝天梦:退役老兵领航战斗机的解读

为了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从小培育其关注国防、崇尚科学的精神,7月17日上午,东门社区“七阳学堂”暑托服务化身“蓝天课堂”,一场燃起青少年爱国之心的“战斗机的解读”活动火热开展,为社区青少年插上探索航空科学的翅膀。

退役老兵赵鑫楠老师以其深厚的军事素养与真挚情怀担纲主讲。在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中,银鹰不再仅是冰冷的钢铁之躯,更承载着科技强国的壮阔征程与守卫和平的坚定信念。现场陈列的歼-35、歼-20、歼-10、阵风、幻影等中外知名战机模型,成为最直观的教材,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簇拥在展台旁,目光炯炯,惊叹连连。更令人欣喜的是,小小军事爱好者汤同学化身“小专家”,对战机性能、历史背景如数家珍,自信的分享赢得阵阵掌声,展现出新一代青少年开阔的视野与强烈的爱国热忱。

本次活动巧妙融合国防科普与爱国教育,让前沿科技触手可及。它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更在少年心中悄然播撒下崇尚科学、心系国防、筑梦蓝天的种子,激励他们未来为祖国的万里长空贡献智慧与力量。

玩转科学 智趣一夏

为了激发社区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促进其全面素质发展,丰富暑期精神文化生活,7月18日上午,东门社区“七阳学堂”暑托服务开启“玩转科学 智趣一夏”科普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将科学的趣味性融入社区暑托服务,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吴江区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科学体验环节,青少年们踊跃参与,亲手操作趣味实验,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活动中心不同主题的展厅内前沿的科技展示、生动的原理模型以及贴近生活的科学应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知识盛宴,有效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点燃了求知火花。

此次“玩转科学 智趣一夏”活动,是东门社区利用“七阳学堂”平台,为青少年打造的集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暑期特色课堂。它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家庭暑期“看护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添了智慧的亮色,营造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薪”传南社志 “童”行垂虹桥

为了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筑牢乡土情怀的根基,让宝贵的本土文化遗产在新生代中焕发生机7月21日上午,松陵街道东门社区特邀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吴江组委会主任、吴江区南社研究会副会长俞前老师带领暑托服务的青少年,开启了一场以“南社文化垂虹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探索之旅。

俞前老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南社文化”,通过生动的讲述引领青少年回溯南社先贤们以笔墨为枪、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与革命精神,深刻解读那份流淌在文字间的“志”——爱国之志、革新之志、文人之志。孩子们在倾听中,触摸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担当与风骨。接着俞老师一句“我们现在在哪里?”将孩子们拉回到现代生活将“东门社区”为什么叫“东门”与“垂虹桥”之间联系起来,承载厚重历史的垂虹桥遗迹有着斑驳的石板,漫步桥上还能聆听流淌的水声。在老师的讲解中,想象昔日“江南第一长桥”的繁华盛景,体味水乡泽国独特的地理人文与历史变迁。课本知识生活知识紧密结合,使抽象的文化精神与具象的地标遗存相互印证。

此次活动超越了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一次精神的寻根,让社区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了南社文人激荡人心的精神世界与垂虹桥所代表的江南水乡物质文明印记是青少年生活居住地本土文化的璀璨双璧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心灵深处烙下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在行走与聆听中,悄然接续了文化传承的薪火,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的“双桥”印记。这场“文化之旅”成为东门社区暑托服务中一抹亮丽而深沉的色彩,真正实现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目标。

 

敬畏生命 静待花开

为了切实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根基,在青少年心中深植规则意识与法治信仰,为了营造敬畏生命、向上向善的社区成长环境,东门社区于7月22日上午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法治教育活动。

活动特邀吴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担任主讲,以“敬畏生命 静待花开”为主题,为青少年带来一堂深刻的法治启蒙课。讲师动画片情节开启课堂,将“规则是自由的边界,更是生命的守护”这一核心理念化作孩子们能理解的话语,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遵守法律、崇尚法律的深层逻辑它不仅维系社会有序运转,更是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未来发展的庄严承诺。检察官进一步聚焦青少年成长实际,明晰了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守法准则,并着重剖析了警惕和杜绝不良行为的关键路径,引导同学们自觉划清行为红线。

此次讲座在青少年心中悄然播撒下法治的种子东门社区相信通过持续浇灌规则意识与法律素养的养分,这些蕴含希望的种子必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守护青春、护航未来的绚丽之花,让敬畏规则、尊崇法律真正成为青少年生命旅程中最坚实的盔甲。

 

灯映书影 点亮智慧之光

为了丰富青少年暑期精神文化生活,激发阅读兴趣与动手创造能力,同时响应全民阅读号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东门社区于7月22日下午开展了“灯映书影 点亮智慧之光”手工书灯制作活动。

活动开场老师带领青少年阅读了书灯上的两篇古文,感受文言文中的浩渺世界,现场气氛热烈而专注。随后在关工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青少年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书灯创作中裁剪、折叠书页黏贴书皮每一个步骤都要细心与耐心,书本的墨香与灯光的暖意巧妙结合,将熟悉的古文赋予新生。每一盏亲手制作的书灯,不仅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更成为承载智慧与创意的发光载体。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了动手的乐趣,感受了阅读载体与光影艺术的奇妙融合。

此次活动,东门社区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巧妙地将阅读推广与美育实践融为一体。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他们对书本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为他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充满书香的智慧光彩,是社区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全面发展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小气象学家 探秘气象馆科普实践活动

为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全面发展,7月23日上午,东门社区组织辖区青少年走进吴江气象科普馆,开展“小气象学家 探秘气象馆”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气象知识,感受科技魅力。

活动中,青少年在讲解员带领下依次参观了中国气象发展历程、吴江气候特征、气象观测技术等展区。馆内造型展板、电子沙盘等生动呈现了天气现象的形成原理,互动性模拟技术让青少年身临其境,直观感受台风、雷电等极端天气的威力,气象科普3D电影更是引得孩子惊叹连连。大家通过互联网智能设备学习气象预警信号含义,掌握防灾避险实用技能,深刻体会气象科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科学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东门社区将持续链接优质资源,开展特色科普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更多“科技”能量。

 

烽火砺新程 少年当自强

为了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家国情怀的根脉,为了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砥砺前行的时代力量,更为了引导广大青少年在铭记历史中勇担“强国复兴有我”的青春使命,2025年7月23日下午,松陵街道东门社区联合区委党校开展“烽火砺新程 少年当自强”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作为社区深化暑期青少年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特邀区委党校黄正术教师,为社区青少年呈现了一堂立意高远、内涵丰厚的思政金课。

黄老师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紧扣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主题,对烽火岁月进行了深刻解读。他着重阐释了在民族存亡关头淬炼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揭示其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永恒价值。黄老师精妙地将抗战精神与当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时代命题相融合,引导孩子们深刻思考身处和平年代,如何将这份自强不息的精神血脉,转化为勤奋学习、涵养品德、勇于担当、矢志报国的具体行动?生动的讲述与深邃的启迪,引发了现场青少年的强烈共鸣,大家沉浸其中,从历史的回响中汲取着磅礴的精神力量,更加明确了自身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坐标与责任担当。

本次活动是东门社区持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拓展暑期教育内涵的生动实践。这场讲给青少年的党史课,是触及心灵的精神洗礼,有效激发了青少年自强自立的内生动力孩子们纷纷表示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烈的缅怀,化作刻苦求知、锤炼意志、立志报国的坚实步履,以实际行动践行“少年当自强”的铿锵誓言,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探松陵成语智慧  承鲈乡文脉薪火

为了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家乡文化底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4日上午松陵街道东门社区特邀社科联讲师马常宏开展松陵成语趣谈主题活动,通过挖掘本土成语智慧,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与自信。

本次活动以松陵为文化坐标,给青少年们系统梳理了三个维度的成语脉络一是历史典籍中描写松陵人物的成语,如张翰莼羹鲈脍的思乡典故;二是松陵文人创作的经典成语,陆龟蒙一人就贡献了势若脱兔”“鸥鸟忘机等七个鲜活表达;三是发生在松陵的成语故事,如清代吴兆骞与纳兰性德生馆死殡的深情厚谊。马老师通过互动解谜方式,引导青少年从枫落吴江”“笔床茶灶等特色成语中,发现松陵作为鲈乡的文学基因。

现场特别聚焦明代松陵文化圈的精妙创造沈璟在戏剧中凝练出擒龙缚虎”“人离乡贱等俗谚,顾大典提炼的风木之悲”“一朝权在手至今鲜活,沈起凤更以电流星散”“须眉巾帼展现语言创造力。这些诞生于家乡土地的智慧结晶,让青少年在龟蒙负畚的勤学精神、勺水一脔的传承信念中,触摸到中华文脉的在地生命力。

活动通过银瓶素绠”“蝶怨蜂愁等少见的文学化表达,展现松陵成语雅俗共赏的特质。青少年在方言互动中体悟到成语不仅是文字符号,更是先贤生活哲学的凝练,激励着新时代少年从壮夫缚虎的勇气中汲取力量,让千年文脉跃然于童心。

 

“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主题课堂

为了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与文化环境,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有害信息,7月28日上午,松陵街道东门社区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主题课堂活动。

本次活动紧扣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起的“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核心精神,以“汇聚你我力量,共护健康成长”为鲜明主题聚焦于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与辨别能力,引导他们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出版物及网络不良信息。同时,活动结合社区暑托服务,积极倡导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理念,鼓励青少年培养健康的阅读习惯,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东门社区通过生动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形式,有效增强了青少年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将“护苗”的种子深植于心。

此次活动是东门社区落实“护苗”专项行动、构建“家校社”协同保护体系的重要实践,凝聚了共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力量。

 

 

“七阳长虹 少年舞龙”圆满收官

为赓续非遗薪火,丰富青少年暑期精神滋养,东门社区精心策划“七阳长虹 少年舞龙队”民俗体验课程7月28日,随着最后一课鼓声渐歇,青少年舞龙传承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从初握竹骨龙的生涩到协作盘龙的默契,少年们在民间艺术家房剑的指导下完成蜕变。首节课中,孩子们学习竞技与传统舞龙的精髓,实操时龙身打结的慌乱犹在眼前;至第三课,闪着金光的红绸舞龙已能随鼓点翻飞成浪,“盘龙”造型一气呵成。汗水浸透的衣襟、掌心深刻的棉绳勒痕,无声诉说着他们从碎步踉跄到步履齐整的蜕变。课程尾声更添新彩拓展课堂内容引入“健身龙”体验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单人舞动彩色绸龙的轻灵与乐趣,体味非遗技艺在现代健身中的创新活力。

三堂课虽短,却为少年烙下深刻的文化印记。那肩扛布龙的余温、协作的呐喊、从团队长龙到单人飞练的绸影流光,共同串联起竹骨的匠心与青春的跃动。这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启蒙,更是非遗扎根社区、薪火相传的生动实践,在少年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第三堂

 


第二堂

第一堂

(撰稿人: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成人教育中心校  钱芳英)

 

 

 

版权所有: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成人教育中心校 学校地址:吴江区中山北路900号 电话:0512-63456109 63458501 63459513
苏ICP备2022047387号